兩款傳奇包袋,命運迥異

奢侈常常讓人感覺像是在追逐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。無論是印刷雜誌的懷舊情懷,或是定義時代的標誌性電視時刻,我們的願望都深受文化的影響。
回想一下 《慾望城市》 當時,薩曼莎 (Samantha) 非常渴望擁有一隻鉑金包,這引發了持續至今的狂熱。同時,Chanel Flap 包已經贏得了崇高的地位,眾所周知,Coco Chanel 本人曾佩戴過這款包。

這兩款包款都是令人嚮往的經典。然而,直接比較它們可能會忽略更大的圖像:它們出現在不同的時代,並秉承不同的哲學理念。
奢侈品產業
正如愛馬仕前執行長曾經說過的,「一個品牌越受歡迎,它的銷量就越大;但銷量越大,它的受歡迎程度就越低。」如今的時尚往往更注重商業指標而非故事敘述的魔力。
現代奢侈品將 Birkin 包和 Chanel 2.55 等文化偶像(曾經是革命性的設計)商品化,將它們變成了金融投資,而不是個人表達。
圖標的演變
香奈兒 2.55 於 1955 年首次亮相,售價 220 美元,經過卡爾·拉格斐 (Karl Lagerfeld) 於 80 年代的重新設計,演變成我們今天所熟知的經典翻蓋包。大約在同一時間,愛馬仕鉑金包 (Hermès Birkin) 推出——這個想法是簡·鉑金 (Jane Birkin) 在飛行途中萌生的。


如今,這兩款包的價格都超過了 10,000 美元,這不僅是因為工藝精湛,還因為其獨特性和神秘感。
慾望的藝術
在這個充滿奢侈品的世界裡,真正的地位往往不是透過獲得來體現的,而是透過接觸來體現的。像愛馬仕這樣的品牌——以及越來越多的香奈兒——都擁有說「不」的權力,這增強了它們的吸引力。
因此,Chanel Flap 包和 Hermès Birkin 包從來就不是競爭對手。它們代表了兩種不同的旅程:兩種截然不同的幻想,訴諸兩種渴望。
歸根究底,重要的不是哪款包比較好,而是每款包所象徵的意義:追求遙不可及的事物。